邙山在哪里(“葬于北邙”,何为邙山?)

更新时间:2024-12-02 11:20:21阅读:100

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生于苏杭。葬于北邙。”“几无卧牛之地。”

邙山,属于崤山山系,是山的余脉,高于黄河、洛水150米,是黄河与落水的交汇之处,是古时候所谓“水口”,邙山地表一下5-15米的土层,渗水率低,粘结性好,土壤紧硬密实,最适合安葬墓穴。


葬地,讲究“生气凝聚”,风吹不到,并有水流可以界止生气,晋,郭璞写《葬书》记载,生气在地里流动,遇见风一吹,就散了,遇到水流一拦挡,就停止不动了。“北枕邙山,南蹬洛水。”“靠山面水,藏风聚气。“是理想的营坟之所。

邙山,狭义指黄河南岸,洛阳城北一段丘陵地,在洛阳孟津至偃师东西一带,东西约50公里,南北20公里,海拔300米,广义指,西接秦岭,向东沿黄河南岸至郑州市北广武山,长100公里。


风水师寻觅葬地一般顺序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觅龙”是第一要素,古人称山势为龙,“觅龙”即寻找生气流动的山。天下龙脉都发源于昆仑山,并向东延伸出三条主脉:

A、北龙:阳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行、渡海而止;

B、中龙:岷山、秦岭入关中、至泰山、入海;

C、南龙: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

最近30年来,古玩收藏盛行,邙山成为盗墓重灾区,许多文物,流向世界各地,但是由于模糊不清地方的太多,许多专家们现在还“摸不清”家底,更无说研究和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