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床尾放沙发(沙发在空间内的应用技巧)
2025-04-01
更新时间:2024-12-07 10:33:16阅读:100
张籍-
(约767~约830),字文昌
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唐朝诗人
张籍原籍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贞元15年(799)进士及第。先后任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等。他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
张籍
长荡湖
长荡湖,一斛水中半斛鱼。
大鱼如柳叶,小鱼如针锋。
水浊谁能辨真龙?
长荡湖(洮湖)属古代江南五大名湖,张籍虽然曾任水部员外郎,但他来没来过长荡湖,暂时无从考证,可长荡湖地区不仅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而且物产丰富、盛产鱼虾,当时有民歌传唱,家喻户晓,甚至传至京城王都。
新乐府运动,是以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为代表的中唐诗人发起和倡导的文学革新运动,对中唐以后的唐诗甚至是中国后代的诗文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此次运动的主题就在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大大强调了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讽谕作用。张籍不仅积极参与新乐府运动文学理论的创立,还积极进行新乐府诗歌的实践探索,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关心底层人民生活、针砭时弊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张籍的这首乐府诗歌其实可能就是在采撷长荡湖地区民歌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
旅游看点
长荡湖、长荡湖湿地公园
△车保华/摄
长荡湖,湖水以澄蓝为底色,平均深度一米左右。湖上渔帆片片,远望苇叶无边,风景秀丽怡人。人文古迹主要有湖底石板路、湖头古井、周舍(三国时周瑜安营扎寨之处)、普门禅寺等。长荡湖周边河网密布,沿湖农民广泛养殖优质大闸蟹,每年产量在数万吨,而每年的鱼虾总产量超过30万吨。清朝宰相史贻直推荐给乾隆皇帝的家乡溧阳长荡湖美食有云:黄雀草青白壳虾,冬芹菜笋韭菜芽。
△王晓云/摄
长荡湖湿地公园地处溧阳上黄镇,是国家级湿地公园,港湾滩涂众多,四时美景不同。芦苇丛生、水草丰美,因而鱼类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湿地各个景点,修有栈桥相连,配套设施,相当齐全,是一处绝佳的生态乐园。
大涪山、普门禅寺
大涪山是长荡湖东南的一座孤峰石山,海拔35.6米,面积0.15平方公里,“昔日屹立湖中,远望若浮,故名”。现大涪山与陆地相连,汽车可直达山巅。
普门禅寺,据《金坛县志》记载,唐元和五年(810),铁牛和尚始建。原有殿堂99间,台阶228级,可谓气势恢宏,兼以翠木茂草,湖光山色,景致殊绝,素有“小蓬莱”和“小普陀”的美称。禅寺历经劫难,最终毁于日军战火。1993年经金坛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宏亮、宏慧法师及众弟子在原址重建,恢复了大雄宝殿、观音殿、三圣殿、山门殿等旧有建筑。
上黄水母山中华曙猿地质公园
20世纪70年代,中科院、省地质博物馆的专家在上黄人民的配合下,从水母山石灰岩裂隙底部发掘出熊、鳄鱼、乌龟、袋鼠等63种动物化石和距今4500万年的高级灵长类动物的祖先——中华曙猿化石。中华曙猿化石的发现,其意义可与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发现相媲美。目前,水母山已经开辟为地质公园,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埭头史侯祠、中国族谱博物馆
埭头史侯祠,源自东汉初年分封的溧阳侯史崇。当年,史崇来溧阳封地后,一直居住在地处长荡湖南岸的埭头镇。他体恤百姓,“政尚宽简,劝课农桑”,深受士民爱戴。史崇去世以后,就修墓安葬在埭头。后代就因墓为祠,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号称江南第一大祠的史侯祠来祭祀他,至今已近2000年。
目前,在重修史侯祠的基础上,史氏族人集资数千万元,兴建中国族谱博物馆,建成了一个依托史侯祠,收藏史氏族谱和其他各姓族谱规模最大的民间族谱博物馆。埭头史侯祠、中国族谱博物馆现已建成三A级景区,是探究族谱文化,进行人文旅游的绝佳去处。
-张孝祥-
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
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
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时举家迁居芜湖。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恨,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嫌疑,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告老还乡,同年夏于芜湖病死,年仅三十八岁。
西江月·三塔寺阻风
张孝祥
之一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张孝祥
之二
风定滩声未已,雨来篷底先知。
岸边杨柳最怜伊,记得船儿曾系。
湖雾平吞白塔,茅檐自有青旗。
三杯春酒醉如泥,天色寒呵且睡。
张孝祥有《于湖居士文集》40卷、《于湖词》1卷传世。《全宋词》辑录其223首词。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张孝祥
掠过溧阳绘重彩
南宋时张孝祥曾经到过溧阳,在三塔荡、三塔寺、寒光亭留下了精美的五首诗两首词。这里的两首词,朴素清新,写景抒情,好似信手拈来,全无雕饰的痕迹。字里行间隐隐流露出作者寄情自然、悠然旷达的情怀。
旅游看点
北湖亭、胜因寺
胜因寺在溧阳南渡镇北十里的老县城旧县北隅。始建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唐称唐兴寺,宋政和五年(1115年)更名为胜因寺。当时,寺内供奉 "祠山大帝"木雕像。相传鼎盛时期,有99个僧人奉行农禅并举。胜因寺有99间半房屋,还有民族形式的戏楼,建筑雄伟壮观。当地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有庙会,周边六社四十八村都参加。抗战期间,大部分房屋毁于战火,庙会也停止。寺内曾有蔷薇园(今废)。2003年经溧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寺院旧观。
宋代时,在胜因寺旁建两贤祠,塑李白、孟郊像,后祠院被废。还有乐官井,晋代建造,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井栏为圆肩形素面火山岩制成,栏高0.5米,口径0.5米。1998年公布为溧阳市保护文物。北湖亭,原址在旧县近郊,现在已经荒废。
蔡邕读书台遗址
△蔡邕读书台遗址全景
蔡邕(133~192),字伯喈,陈留人(今河南)。东汉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曾被朝廷任命为郎中、中郎将等职。四十六岁那年,因为得罪宦官而被灵帝流放五原,后遇赦免罪。可在归来途中又得罪宦官的亲戚而被再次诬告。为避祸,他携一家老小(包括女儿蔡文姬,东汉才女)来吴地隐居12年。
他在溧阳黄山湖畔,选择太虚观东北,观山与前山之间的一座小山岗边,修建了读书台,调琴读书,并悉心培养自己的女儿。据考证,他在溧阳发明创制了中国四大古琴之一的焦尾琴。
天目湖旅游度假区、观山太虚观遗址
观山,在溧阳县城西南三十多里的大溪,曾经被叫做盘白山、高邃山。海拔180余米,此地的风景十分优美,视野格外开阔。“一片湖山画里看”、“异哉仙境在人间”。东南部有连绵不绝高耸入云的山峰,原来大溪河绕过山北由东向西而去。西边的黄山湖、北湖、三塔湖等烟波浩渺。站在观山之巅,远眺北山、旧县老县城,西北部平原水网地带尽收眼底。难怪东汉大文豪蔡邕避难江南,就选定在溧阳观山北麓隐居了好几年,并在此创制了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琴。
观山有许多美妙的传说和历史遗迹。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关于西晋陇西(一说四川)人李盘白来此修炼成仙的故事,因而留下了石室、玉洞、丹井、仙亭等遗迹。至于养虎、饲鹤、丹井中生香白莲、招来仙人等故事,更是传的神乎其神。到梁朝,简文帝下诏在盘白成仙处建道观,并赐名招仙观。宋时将招仙观改名太虚观,于是山名也随之称为“观山”了。现尚存古井、明代圣旨碑和古代石刻人像等遗迹,只是观、寺等建筑已经不是原来的了。
中江三塔荡、三塔寺、寒光亭遗址
中江是古代长江在苏皖南部入海的重要水系之一,它西起古代高淳丹阳郡,流经溧阳、宜兴荆溪向东注入太湖,是溧阳西部的主要运输通道和来水之源,是古代溧阳商旅来往、通往长江太湖的必经水路。三塔荡(湖),为流经溧阳的古水道中江的一段,古代为绵延数十平方公里的湖区,明代筑了东坝以后,湖水退去,湖面消失,如今还只有中江奔腾不息。
三塔寺,为古代溧阳城西四十余里处三塔荡(湖)的一处寺庙遗址,周边还有寒光亭(遗址)、梅山、堑口、中桥、南渡渡口、扁担河、射鸭塘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