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床尾放沙发(沙发在空间内的应用技巧)
2025-04-01
更新时间:2024-10-06 10:13:46阅读:100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四位悲剧家中有三位生活于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这三位悲剧诗人为西方乃至全世界留下了一个个不朽的作品,成为后世人无法逾越的丰碑。
他们都看到了“人类的生命深处永远有互相冲突的因素,所以命运难测,可是人类又不甘心与此,因为生命的深处所激荡着的恰恰是生命本真自然的潜流。
埃斯库罗斯生于公元前525年,卒于公元前456年,他是古希腊第一位悲剧诗人,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古希腊的“悲剧之父”。他的作品中通常是通过塑造高大的人物形象,崇高的精神气质去打动观众,从他的悲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始终都渗透着希波战争胜利后雅典人的精神状态,那是一种对自我肯定的崇高感和自由意识。
《普罗米修斯》就是这种英雄悲剧的代表之作。埃斯库罗斯在这里创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权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叛逆精神”的英雄形象。剧中体现普罗米修斯英雄气概,顽强意志的特性的第二个方面就是他决不妥协的精神。
普罗米修斯是个坚强的不妥协者,他只要稍作让步,与宙斯主动合作,他就可以获得自由,但是,作为英雄的普罗米修斯选择了抗争,他宁愿做一个悲情的抗争者,也不愿成为宙斯统治下懦弱的顺民。
诗人的另一部作品《阿伽门农》也同样是体现了他所推崇的英雄精神的诗人的另一部作品《阿伽门农》也同样是体现了他所推崇的英雄精神的典范之作。在剧中,克吕泰墨斯特拉给了丈夫最后一剑,丈夫倒地死了,接着她杀死了卡珊德拉,然后勇敢的打开了宫门。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她并没有要为自己的行为忏悔,她是没有错的,她的行为只对她所遭受到不幸的反抗,这正是和普罗米修斯一样的一种英雄精神,是一种生命精神旺盛的表现。
埃斯库罗斯就是以这种方式来看待人类,坦然地面对灾难,永不屈服,他给希腊人的精神慰籍,如他在一篇佚失的剧本中慨叹道“鼓起勇气。在雅典人的内心深处有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崇高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他们内心深处充盈着英雄意识,他们无所畏惧,热爱自由,反对任何的专制。
索福克勒斯索福克勒斯生于公元前4%年,卒于公元前406年,在诗人的有生之年里,他将希腊悲剧发展到了完美的境界,因此被称为希腊最伟大的悲剧家。素福克勒斯一生大概写了130出悲剧和笑剧,流传至今的却只有七部完整的悲剧。
《俄狄浦斯王》是从古至今长盛不衰的一部悲剧作品,亚里士多得称它为“十全十美的悲剧”,悲剧的主角俄狄浦斯也被称为“希腊舞台上最悲惨的人物”。至此,可怕的命运终于实现,而俄狄浦斯恰恰在不自觉中实现了这一厄运的发生。当俄狄浦斯得知真相后,自残双眼,请求流放,最终客死异乡。
作品的核心冲突就是俄狄浦斯家族对命运的抗争,命运在古希腊人看来不是具体的神,而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具有邪恶的性质。俄狄浦斯在神主宰的命运前失败了,但是在人主宰的人间却并未失败,他赢得了希腊人的尊敬,当城邦的臣民知道了他的不幸后,人们没有抛弃他,就连克瑞翁也向他敞开了心扉,要将他引进宫去。
索福克勒斯的另一部伟大的作品《安提戈涅》则是以世俗的权威与人的自由信仰之间冲突为主题的悲剧。这种反对专制,崇尚民主自由的思想恰恰是诗人要在这部剧中表达的心声。安提戈涅是一个彻底的英雄,她不惧死亡的威胁,坚守自己的信仰自由,要将死者安葬。
悲剧发展到索福克勒斯阶段,在题材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埃斯库罗斯那里,悲剧的主角是崇高形象的神,我们看到的是神的世界和神的光辉形象,而索福克勒斯在善于写人,在他笔下的英雄人物也都被赋予了这种自由的信念,在与命运和世俗权威斗争中凭着一股英雄主义的勇气和毅力进行着不间断的抗争。
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悲剧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雅典奴隶社会民主制度衰落时期的政治和思想的危机,也标着从埃斯库罗斯以来开创的英雄悲剧形式的衰落。
与其他两位悲剧诗人相比,欧里庇得斯把关注的目光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中,特别是女性人物的内心世界,《希波吕托斯》写出了变态的恋爱心理,如果说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是为生命的魅力和充盈谱写赞歌的诗人,那么欧里庇得斯就是一个对生命的不幸和脆弱感到无奈的哀叹者。
美狄亚是个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的代表,为了爱她可以背叛自己的国家,亲手杀死自己的兄弟,但她又是一个不愿妥协的倔强者,俄狄浦斯是尽力回避这不幸而最终却无法逃脱这苦难,而美狄亚却是不想去面对这苦难,而又不得不亲手去造成这不幸,是一种明知是一颗苦果却还不得不把它吞下去的无奈感。
在一定意义上说,伊阿宋和美狄亚两个人都是自私的,他们都有罪,欧里庇得斯则让英雄与普通人相对立,用普通人遭受的不幸和苦难来取下英雄的光环,将其拉下神坛,感慨生命的无常和脆弱。
从希腊人的生活从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到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最后的欧
里庇得斯,诗人们在作品中之所以会有对生命热情洋溢的讴歌和无可奈何的哀叹,离不开他们对希腊世界的思考,离不开他们对希腊人的思考。它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只是要展示希腊人对生命的热爱。
除了这种大型的比赛盛会外,其他各种体育比赛在希腊也随处可见,希腊著名诗人品达的许多作品就是谱写希腊比赛盛会的获胜者的诗篇,因此他也被冠以“运动员诗人”的称号。人们当时对希腊运动会的关注是空前的。
自由是对束缚的摆脱,在希腊的这种体育中,希腊人通过自己肢体的锻炼,就是要试图摆脱自然的束缚,他们想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投得更远,任何一次的突破都是对自由的更进一步靠近,都是对自身的肯定,都让希腊人感受到“他刁‘是人”的自由。
对生命的热爱即使对于像阿喀琉斯这样最勇敢的英雄也无例外,实际上,这也正是希腊人对生死的看法,他们崇拜英雄,歌颂英雄的丰功伟绩和生命意志,但他们同样对于生命看得非常的宝贵,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是充满欢乐的,它值得去留念,生于那个时代的希腊人是幸福的。
这种对生的留恋在希腊的悲剧诗人作品里也不时体现,对他们而言,生活永远是奇妙的、令人欢喜的、世界永远是美好的,而他们永远为生于其中而欢歌。希腊人享受着生活给与他们的一切,希腊生命悲剧的繁荣是离不开希腊人生活中的这种热爱生命的信念。
希腊人的宗教生命在希腊人的生活中,它还是带着理性的追求和热爱,但是在希腊人的宗教中,这种对生命的爱就发展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在希腊人的宗教意识中,对这两个神的重视有时甚至超过了众神之父宙斯。
阿波罗神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成了运动和竞技中美的一种象征,希腊的运动会中的获胜者的奖品被称为桂冠,也是与阿波罗有着密切的关系。阿波罗也是一位智慧之神,希腊最著名的德尔菲就是祭祀阿波罗的神庙,人们把阿波罗神与预言联系在一起。
在希腊的神话体系中,阿波罗身上体现了希望、理想、健美、快乐、自由等诸多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古希腊人赋予了太阳的多神格的具体体现,太阳神阿波罗给予了人们希望。
关于酒神的传说在希腊神话系统中属于一种晚起的神话,它的产生可能与奥菲斯神话系统有关,它不属于希腊本土的神,因此,传入不久,它很快成为希腊最著名的神,而狄俄尼索斯这个词从词源上考证为“倪萨山的宙斯”,也被称为“小宙斯”,可见其在希腊文化中的地位。
尼采在1872年发表了他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在这本书中他从古希腊文化的分析入手,用诗化的语言揭示了古希腊悲剧的诞生、消亡和重生,在这其中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音乐精神。
在《悲剧的诞生》中,讨论悲剧的一开始,尼采就从希腊神系中借来了两个神,即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俄尼索斯。不是那种用来模拟现象的写生音乐,而是从世界心灵中直写出来的原始旋律,是世界原始冲突和原始痛苦的再现,它具有本体的意义,是意志自身的写照。
尼采说,悲剧神话就是酒神智慧借日神艺术手段而达到的形象化,悲剧神话引导现象世界到其界限,使它否定自己,正如尼采指出,一个失去了神话的家园,逃离了神话怀抱的民族必定会没有生气,没有了生命力。
尼采认为只有重新高扬酒神精神,使非理性的本能重新获得主导地位,这样才能使人重新充满诗意和勃勃生机。所谓“魔变”,其实就是一种醉的状态和力量,在这一状态中,人们打破了现象界的一切,而直接进入了自然的本体世界,复归大自然的怀抱,达到一种与自然合一的恍惚状态,使人们在萨提儿身上看到自己。
同时,在这种“魔变”的作用下,观众通过在醉的状态下与神合一,看到自己的一个新的幻相。悲剧表演的是英雄的受难甚至毁灭,但古希腊的观众却可以兴高采烈的欣赏它,并在观赏悲剧的同时得到情感的宣泄。
根据修昔底德的记述,在公元前490年,雅典人开始决定对是否要向波斯宣战,战争意味着可能会毁灭,而不战则意味着被奴役,高贵的希腊人选择了死亡,在像弥堤勒涅和科耳绪刺想要退出联盟时,雅典人就用高压手段迫使他们留在盟内,继续为战争服务,他还甚至强迫中立的城邦墨罗斯加入联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雅典人出重兵攻击这个岛国,叫墨罗斯人投降。
五十年的和平生活里,雅典青年的精神指向也和以前大有不同。在之前他们推崇自由,推崇正义,他们相信神圣的正义统治着这个世界,它以一种神秘的方式起作用,那种践踏别人的权利。
这场战争将希腊社会丑陋的一面充分暴露了出来:互相倾轧、残忍、侵略性。战争最后的结局是以雅典的失败和斯巴达的胜利而告终。
欧里庇得斯为我们带来的新的悲剧样式,他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但他又是现代悲剧的开创者,伟大的评论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欧里庇得斯“尽管有很多缺点,但他仍就是所有的诗人中最具有悲剧性的”。
正如马克思所言,“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1641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们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却产生了人类最伟大艺术,特别是带来了悲剧艺术的繁荣,这恰恰是我们需要去探寻的秘密,我们今天研究古希腊悲剧的生命内涵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分析悲剧最初产生的条件,探寻古希腊悲剧繁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