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基山脉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众多地质学家、冒险者的向往?

更新时间:2024-12-13 10:35:00阅读:100

落基山脉(The Rocky Mountains)又译作洛矶山脉,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干,由许多小山脉组成,被称为北美洲的“脊骨”

落基山脉为何受到地质学家的喜爱与向往??

落基山脉一般定义为从加拿大的里阿德河新墨西哥州的格兰德河,现在的落基山脉地质非常复杂。

落基山最初为巨大的地槽地区,在白垩纪初期还只是浅海第三纪时发生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火山爆发,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曲与压缩,山脉再度隆起,形成了高大的花岗岩山系第四纪时冰川作用留下了陡峭的角峰、冰斗、槽谷冰川侵蚀的地貌特征,再加长期的地壳变动,逐渐形成落基山的现状,而在白垩纪末(约1亿4550万年前~约6550万年前)至第三纪初(6550万年前至2300万年前)拉拉米造山运动时就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落基山脉

寒武纪早期时代(5.42亿年前以前)至白垩纪,地层受东西方向的压力,形成褶曲(地层呈波状弯曲)及断层(地层断开错离)并随之隆起。之后经抬升及旺盛的侵蚀,构造地形比较复杂。黄石国家公园以北的北落基山西部出露前寒武纪和古生代花岗岩,以高大的块状山体为主;东部在长列褶皱和冲断层构造基础上,条状山脉比较普遍,以断层谷地间隔。黄石公园至怀俄明盆地为中落基山,宽度较大。西部条状山脉与断层谷地相间为特征;东部多为单一背斜隆起,边缘陡峭的高原状山脉,山体短促,走向不一,以宽广的向斜盆地间隔。怀俄明盆地以南是南落基山,为整个落基山脉最雄伟的部分,由东西两组平行的背斜山脉组成,出露前寒武纪结晶岩,高度很大,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峰有48座,埃尔伯特山即位于此。在这个地域有被称为“布尔吉斯页岩”的地层。在寒武纪中期(5.13亿年前至5.10亿年前)的地层,接连发现了名叫“奇虾”及“怪诞虫”的化石,与的生物相比,它们的形状实在不可思议。这引起了地质学家的兴趣并成为了他们的向往。





冒险者为何想要去落基山脉探险?

1.落基山脉地貌复杂多样。

东部各大山脉都是一个个巨大隆起地块,许多隆起地块上有高大山峰和迷人景色。科罗拉多州的前岭和亚利桑那州中部隆起是两个最大规模的隆起,其馀大部分地区为一片100公里(62哩)长、24公里(15哩)宽的基本平坦地区。前岭和沙瓦蚩岭有海拔4,300公尺(14,000呎)以上的高峰,其中沙瓦蚩岭的厄尔柏山(MountElbert)高4,399公尺(14,433呎),为落矶山脉最高点。怀俄明州温德河岭和堤顿岭有超过3,962公尺(13,000呎)的山峰,犹他州的尤因塔山脉亦然。一些高山地区至今未有人类触动,并被辟为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全境到处都有国有森林。

东部的盆地都很宽广,一般海拔1,219~2,134公尺(4,000~7,000呎)。山脉隆起期间及以後一段时间内,盆地容纳隆起山脉上剥离的石屑。後来,流水稳定确立为密苏里河和科罗拉多河,盆地沉积被流水刻蚀,一些地方受到很深侵蚀。

加拿大境内和蒙大拿州西北部的落矶山脉,包括冰川国家公园山脉和蒙大拿州西北部的路易斯岭,是落矶山脉西部的一部分。这部分的特点是有一系列平行山岭,大都由厚的沉积岩层受挤压而互相堆积所造成。怀俄明州西部和爱达荷州东南部也有同类线形山岭,但怀俄明州西南角到犹他州西南角和内华达州南部一带,西部山脉被後来的大盆地板块断层掩盖了。犹他州西部及内华达州内的真正的落矶山脉曾向西延伸多远,至今仍有争论。因此,概括而言,落矶山脉东部以疱状隆起和大片的山间盆地为特色,西部则以冲覆断层和褶皱为特色。

山地冰蚀地貌广布,高山地段存有现代冰川,尤以北落基山明显。高大纵长的山体,是北美大陆东西部气团运行的障壁,导致东西部降水的巨大差异并影响气温的分布,构成北美洲重要气候分界线。落基山以西,除北纬40°以北的太平洋沿岸和迎风坡外,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以冬雨为主,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的大陆东部。落基山以东地区,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上,夏雨比率高。山脉以东河流属大西洋水系和北冰洋水系,以西河流属太平洋水系。山区植被主要有黄松、道格拉斯松、云杉等针叶树种。不同纬度、高度、坡向均发育着不同的垂直带谱。北落基山是主要伐木区,占山区林木的2/3。

庞大的落基山分布范围很大,呈北北西—南南东走向,南北各部分差异较为明显,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

南部落基山地包括怀俄明盆地以南或北普拉特河上游东岸向南的山地。这部分山地大多呈南北走向,平行罗列,而且许多山峰挺拔陡峭,郁郁苍苍,山间小溪到处可见,水流清冽、山花摇曳,百鸟争鸣,十分迷人秀丽。

这里的山体多为前寒武纪的结晶岩组成,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其中埃尔伯特山最高,是落基山脉中的最高点。高耸入云的山峰此起彼伏,在云雾中形成一片峰海。峰顶常常由于恶劣的天气影响,终年覆盖积雪,形成奇特异常的冰斗、冰凌,十分壮观。

南部落基山地矿藏丰富,最早发现的是金矿,后来,这里也曾发现了铜矿和银矿,但经数年的开采,大部分矿体已经枯竭。

北部落基山地包括黄石公园北部到加拿大境内的山地。这部分山地过去冰川活动十分活跃,由于冰川的作用,形成特殊的地貌。山地主要由水成岩构成,庄严的山峰和“U”形的山各代替了松软的高原。北部山地复杂的地层结构和强烈的火山作用,蕴育了丰富的有色金属矿藏,如美国第二大铜矿就建立这里,年产铜矿石200万吨以上,银、铅、锌等矿产量占美国的一半,颇具实力。

中部落基山地,以高原为主,中间有些山块。这里地质构造复杂、火山影响很大,产生了许多温泉和间歇泉。黄石公园的“老实泉”就是驰名世界的间歇泉。

中部山地还有一个巨大的怀俄明盆地,四周高山环绕,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多少于350毫米,几乎寸草不生,属于半荒漠景观地带。落基山脉雄伟壮观,风光独特,美国政府早在此地兴建了三座国家公园,即黄石公园、冰河公园和大台顿公园,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行、度假。

此外,西面为大盆地,主要在内华达州、犹他州西部和亚利桑那州。这里经过多次断层,地壳破碎,断层之间地块有抬升、下陷和偏斜。这种变形从地质角度讲是相当近期的事件,产生了一种与东面更加典型的落矶山脉完全不同的地形和水系。因此必须承认落矶山脉有两个主要部分︰一个部分是山脉保持了原始构造和形状的特色;另一部分,原始构造和形状已被破坏,大多被地块断层弄得面目全非。事实上,西部的原始构造究竟如何是一个有很多争议的问题

2.落基山脉植物繁杂。

该区域丰富的动植物也享有盛名。松树、白杨树等森林延展至海拔1800米左右处。海拔更高处可看到高山性、次高山性的花草及灌木。谷底、湖沼周边生长着湿地性植物。山区植被具有垂直分异的特点,垂直带图谱受制于高度、纬度和坡向。如森林带的上界自南向北逐渐降低;下界则湿润的西坡较低于干旱的东坡。黄松、道格拉斯黄杉、帐篷松、落叶松、云杉等针叶树种分布较广。落基山脉地区的植物群落因高度、纬度和日照而有极大不同,在科罗拉多和新墨西哥的东坡,冬天的强风从乾旱的平原而来,使散落的雪松和矮松发育不良或变形。在这一山系终端较低海拔处通常无树,只有河流沿岸有一片片三角叶杨和其他落叶树。河谷和盆地中有灌木蒿,往北远至亚伯达南部。中等海拔地区的山地森林有白杨、黄松和黄杉。亚高山带森林由西方铁杉、黑松、西部红柏、白云杉和恩格尔曼氏云杉组成。随著纬度增高,林木线的高度降低。在林木线以上,耐寒的草类、苔、地衣和高山苔原的低矮开花植物几乎遍布山脉各处。在最北部的山区,所谓的「小精灵树林」主要由矮小的柳树组成。森林和高草地上有数不清的野花,包括耧斗菜、御膳橘、飞燕草、龙胆和火焰草。

3.落基山脉动物各式各样。

动物种类繁多。在起伏的山脊间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哺乳动物有黑熊、灰熊、棕熊、美洲山狮和狼貛。

大角羊和石山羊夏日栖於高崖上,冬季则迁往较低的山坡。鹿科动物如北美驯鹿、、骡鹿和维吉尼亚鹿也随季节在高山草地和亚高山森林之间垂直迁移。形单影只的驼鹿常常出没於北部湖泊、溪流和沼泽地,以柳叶和水生植物为生。怀俄明州的黄石国家公园有美国最大群的美洲野牛。丛林狼则在较低的山谷和沿著公路、铁路路线游荡。因人类捕杀而几近绝迹的狼,尽管依然为数稀少,但自1970年以来,因为其在野生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为

人所知而受到重视。海拔较低处的小型哺乳动物有极小的花鼠、红松鼠、哥伦比亚地松鼠和旱獭。鼠兔栖居於岩滑堆,草原犬鼠活跃于较干燥的谷地和高原。乾旱的南部山区的野生动物有叉角羚、杰克兔、西貒、响尾蛇和其他沙漠动物。鸟类也相当多样。在夏季,山区各处都有猛禽如白头海雕、金雕、鹗和游隼。林地和草地上的鸟包括流苏松鸡、云杉松鸡、蓝松鸡、雷鸟、克拉克氏星鸦、灰松鸦和斯特勒氏松鸦。水禽如水鸭、沙锥,还有危险的喇叭天鹅在山区的湖泊上渡过温暖的季节。落矶山区众多的温泉为许多鸟提供越冬地,使它们不必南飞迁徙。从加利福尼亚大量引进的虹鱒,可能是本区最著名的鱼类。北极茴鱼是北部高山湖泊的永久住民。公园里已确认有56种哺乳类动物,在高地有落基山山羊、大角绵羊,森林地带有篦鹿、灰熊,水边则居住着海狸等。另外,还栖息着山鹰等鸟类约280种。